9月16日至20日,在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共青团黔南州委员会、共青团安顺市委员会的关心指导下,广州市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联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等单位开展广州“健康直通车”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志愿服务行动。广州市、贵州省黔南州、安顺市三地的青年医护志愿者携手,深入龙里县、紫云县的校园,为当地1500余名青少年带来“健康服务+温情慰问”的双重关怀,用专业力量与赤诚爱心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之路。
健康筛查进校园
大山深处有“医”靠
在黔期间,青年医护志愿者一行分别走进黔南州龙里县和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的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等,围绕青少年常见体质健康如眼部养护、脊柱保护、牙齿保护等问题开设了卫生健康科普课堂,并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
展开剩余84%青年医护志愿者在龙里县第三小学开展脊柱侧弯科普课堂
青年医护志愿者们在龙里县生态实验城学校开展用眼卫生科普课堂,在紫云县民族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口腔卫生科普课堂
在紫云自治县格凸河小学内,来自广州的青年医护志愿者联合紫云县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为高年级学生们开展脊柱侧弯、口腔卫生和视力筛查。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匡丽晖带领下,医护志愿者们开讲口腔健康与用眼卫生课,结合模型演示、趣味互动,教孩子们学会护牙、防近视。“这些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又不了解这方面知识,广州医护志愿者的到来对孩子们来说太重要了!”
青年医护志愿者在格凸河小学为青少年开展脊柱侧弯筛查,进行眼部检查和口腔检查
正在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挂任院长职务的广州市一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老年病科刘东辉主任医师说道,“广州医护志愿者远道而来为学生进行健康筛查,紫云县人民医院也派出5名医生志愿者现场协助,这份双向奔赴的志愿关爱情谊十分有意义!”
据悉,近年来,从技术帮扶到人才培育,从学科建设到管理提升,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共派出五批30余名医疗队员,与紫云县人民医院的协作已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帮扶体系。比如,帮助紫云县人民医院“五大中心”建设目标全面落地;病理科从无到有实现独立出具报告,52项医疗技术实现“零的突破”;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模式,培养了15名本土骨干医师,同时接受受援医院40名管理和业务骨干至广州医院学习等。
专业培训播撒种子
心理课堂呵护成长
前期,广州市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和当地团委对接沟通时发现,龙里县和紫云自治县的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由于当地专业心理人才稀缺,以及孩子们课余生活单调等客观因素,留守儿童难以独自面对孤独、抑郁等心理情绪困扰。
心理咨询师志愿者为龙里县心理教师开展心理技能培训
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在龙里县生态实验城学校开展心理科普课堂
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在紫云县民族中等职业学校和在格凸河小学开展心理科普课堂
据了解,为进一步巩固帮扶成效,持续关心关爱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地区青少年,广州市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与当地团委正积极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将依托远程技术平台,定期为当地教师提供线上督导和专题讲座,为留守青少年提供持续、专业的心理援助,建立起跨区域“线上+线下”心理辅导协作机制,促进帮扶地区专业心理教师队伍壮大与发展。
暖心走访进社区
温情守护新生活
广州“健康直通车”志愿服务队一行分别走进龙里县冠山街道奋进社区、谷脚镇王关社区困境青少年家庭,与孩子亲切交流、倾听心声,细致了解他们的生活与健康状况。受助学生胡同学的父母患有智力残疾,其自身也因语言发育迟缓,沟通交流、人际交往存在一定障碍。医生志愿者们通过动作指令等非语言互动方式对其进行初步评估并为家长提供就诊治疗指引。当了解到困难青少年王同学患有巨结肠类缘病,需要使用人工粪袋,广东三九脑科医院随即联系广州相关医疗资源,向患者捐赠了25盒造口袋。广州市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用真诚关怀传递来自广州的温暖,让困境家庭切实感受到社会关爱,为孩子们的成长注入暖心力量。
志愿路上携手共进
粤黔携手守护健康
五天的行程中,粤黔两地的医疗工作者携手共进,为1500余名师生提供了健康筛查及心理科普课堂志愿服务。青年医护志愿者们纷纷表示:“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医疗器械和专业知识,更是一份来自远方的关爱和陪伴。希望这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青年医护志愿者为学校教职工答疑解惑
发布于:北京市天津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